Read
Login
About
Blog
Back
董永遇仙传 (Dong Yong and the Heavenly Maiden)
Hide Toolbar
Hide
Click a word/sentence to save it, hear its pronunciation, or save your progress.
Tap a word to save it, hear its pronunciation, or save your progress.
入话:
典身
因葬父,
不愧
业为
佣。
孝感
天仙
至,
滔滔
福自洪。
话
说
东汉
中
和
年间,
去
至
淮安
润州
府
丹阳
县
董槐村,
有
一人,
姓
董名
永,
字
延平,
年
二十五岁。
少习
诗书,
幼丧
母亲,
止
有
父亲,
年
六十余岁。
家贫,
惟
务农
工,
常以
一
小车
推父
至
田头
树阴
下,
以工食
供父。
如此
大孝。
时直
荒旱,
井
内生
烟,
树头
生火,
米粮
高贵,
有钱
没处
买。
董永
心思:
「离村
十里
之外,
有
一傅
长者,
专一
济穷拔
苦,
不免
去求
他。」
乃
对父
曰:
「如此
饥荒,
无饭
得
吃。
天色
寒冷,
孩儿
欲
去
傅
长者
家,
借些
钱
米
来
过活。」
父言:
「你
去,
借得
与
借
不得,
便
回,
免交
我
记念:」
董永
辞别
父亲,
二步
作
两步
而行,
正是
十二月
半天
气,
地冷
天寒,
西北风
大作,
腹中
又
饥,
身上
又
冷,
挨著
饥寒
而
走。
不想
纷纷扬扬,
下落
一天
雪来:
尽道
丰年
瑞,
丰年
瑞
若何?
长安
有
贫者,
为瑞
不宜
多。
话分
两头。
却说
傅
长者
正在
家中
与
妈妈
赏雪。
这
长者
见雪下
得
大,
叫
院子
王仝,
去库
中取
一千
贯钱,
仓中
搬
米
十石,
在
门前
散施。
不问
男女,
皆
得
救济。
当时
董永
也
来到
门首,
见
散钱
米,
遂
得
钱十贯,
米
一斗,
谢
了
长者,
火急
回身。
正是:
求人
须求
大丈夫,
济人须
济急
时
无。
董永
迎风冒雪,
靠
著
钱
米
回家。
其父
见
儿子
回来,
喜不自胜。
董永将
钱
买
柴米,
与
父烘火,
做饭吃
了,
看
那雪时,
到
晚来
越
下
得
紧。
正是:
拳头
大块
空中
舞,
路上行人
只
叫苦。
父子
二人
过
了
半月
有余,
其父
因
饥寒
苦楚
成病,
忽然
一卧不起。
董永
心中
好苦,
要
请
医人
调治,
又
无
钱物。
指望
挨好,
不想
父亲
病
得
五六日
身亡。
董永
哀哭
不止,
昏绝
几番。
端的
是:
屋漏
更
遭
连夜
雨,
行船
又
撞
打头风。
董永自父
死
后,
举手
无措,
寻思:
「止
有
我
娘舅
在
东村
内往,
只得
去求
他,
借些
财物
买
棺木。」
当时
迳
到
娘舅
家,
备告
丧父
无钱
之事。
娘舅
见
说,
又
无
现钱,
遂
将布
二匹,
绢
一匹,
借
与
董永。
董永换
具
棺木
回家,
盛停
在
家中,
早晚
哭泣。
日间
与
人
耕种
度日。
欲
要
殡葬,
又
无
钱
使。
荏苒
光阴,
不觉
过
了
一年
有余,
无钱
殡送,
心思
一计:
「不免
将
身卖
与
人
佣工,
得
钱
揭折。」
当日
离家,
迳
投傅
长者
家,
见
了
院子,
央
他
报
说
卖身
之
事。
傅
长者
出厅,
叫
董永入
来,
备问
其事。
董永道:
「小人
姓
董名
永,
丹阳
县
董槐村
人氏。
自幼
丧母。
今年
又
丧父,
停柩
在家,
无钱
殡葬。
今日
特告
长者,
情愿
卖身
与
长者,
欲
要
千贯
钱
回家
葬父,
便来
长者
家
佣工
三年。
望
长者
慈悲
方便!」
长者
见
说,
乃言:
「你
是
大孝之人!」
便教
院子
取
一千
贯钱
付与
董永。
董永
拜别
长者
出门。
正是:
从空
伸出
拿云手,
提起
天罗地网
人。
董永将
钱
回家,
至
次日,
雇倩乡
人
扛
抬
棺木,
往
南山
祖坟
安葬
已毕。
过
了
一夜,
次日
收拾
随身行李,
锁
了
大门,
迤逦
便行。
行至
一株
大树下,
歇脚
片时,
不觉
睡著
在
树下。
却说
董永
孝心,
感动
天庭。
玉帝
遥见,
遂
差
天仙
织女
降下
凡间,
与
董永为
妻,
助伊
织绢
偿债,
百日
完足,
依旧
升天。
当时
织女
奉
敕,
下降
于
槐树下。
董永睡
著,
抬头
见
一
女子,
生
得:
月里嫦娥
无比,
九天仙女
难描。
玉容
好似
太真娇,
万种
风流
绝妙。
行动
柳腰
袅娜,
秋波
似
水
遥遥。
金莲
小笋
生
十指,
羞花闭月
清标。
那
女子
启
一点
朱唇,
露
两行
碎玉,
向前
道个
万福,
问:
「郎君
何故
在
此?」
董永
答礼,
道:
「小人
姓
董名
永,
董
槐树
人氏。
自幼
失母。
年前
丧父,
因
停柩
在家,
不能
安葬,
因此
卖身。
葬父
已
了,
今往
傅
长者
家
还债。
行走
困倦,
少歇于
此。
娘子
尊问,
只得
实告。」
道
罢,
两泪
交流。
仙女
道:
「原来如此
大孝。
好交
官人
得知,
奴是
句容县
人。
公婆
父母
皆
丧。
不幸
先夫
过世,
难以
营生,
欲
嫁
一个
好心
之
人,
甘当
伏事。」
董永道:
「娘子
请便,
小人
告辞。」
仙女
道:
「今见
官人
如此
大孝,
情愿
与
官人
结为夫妇,
同到
傅家
还债。
官
人心
下
如何?」
董永
答道:
「多蒙
娘子
厚情,
又
无
媒人,
难以
成事。」
仙女
道:
「既
无
媒人,
就央
槐树
为媒,
岂
不是
好?」
董永再
四
推却。
仙女
怒道:
「非奴
自贱,
因见
官人
是
个
大孝之人,
故此
情愿
为妻。
你
到
反意
推却!
岂不闻
古人云:
『有缘千里
能
相会,
无缘
对面
不
相逢。』
此
亦
是
缘分,
何必
生疑!」
董永
无可
奈问,
只得
结成
夫妇,
携手
而行,
乃云:
「我
前日
在
傅
长者
面前,
以
说
佣工
三年
准债。
今日
见
我
夫妻
二人
入门,
只恐
焦皂。」
仙女
道:
「不妨。
我
自幼
会得织
绸绫绵
绢,
他
必
喜欢。」
迤逦
行到,
二人
拜见
长者,
具言
同妻
织绢
之
事。
长者
大喜,
便间:
「要
多少
丝?」
仙女
道:
「起
首要
十斤,
一日
织
十匹。」
长者
见
说:
「我
不信,
难道
生
百只
手?
既然如此,
我
只要
你织
三百匹
纻
丝,
便放
你
回去。」
当时
便
与
丝
十斤,
令
董永
夫妻
二人
去织。
果然
一日
一夜
织成
十匹
纻
丝,
呈
上
长者。
长者
并
家中
大小
皆惊:
「不曾
见
如此
手快
之
人。」
原来
仙女
到
夜间,
自有
众
仙女
下降
帮织,
以此
织得
快。
光阴
撚
指,
一月
之期,
织成
纻
丝
三百余匹,
呈
上
长者。
长者
大喜,
言称:
「世间
少有
这般
妇人。」
乃问
董永:
「你
妻非
是
凡人﹔
若
是
凡人,
如何
一月
织得
三百匹
纻
丝?」
董永
答道:
「实不相瞒,
是
小人
路上
相遇
此
妇人,
他
见
我
说
孝心
之
事,
他
便
情愿
嫁
我,
相帮
还债。」
长者
道:
「有
如此
之
事!
你
真是
孝心
所感。
当初
说
佣工
三年,
如今
正是
三月。
我
与
你
黄金
十两,
将
去
别作
生理。」
董永
当时
拜谢
长者,
领妻
出门。
行至
旧日
槐阴树下
暂歇。
仙女
道:
「当初
我
与
你
在
此
槐树下
结亲,
如今
又
三月
矣!」
不觉
两泪
交流。
董永道:
「贤妻
何故
如此?」
仙女
道:
「今日
与
你
缘
尽,
出此
烦恼。
实不相瞒,
我
非
是
别人,
乃
织女
也。
上帝
怜
你
孝意,
特差
我
下降
与
你
为
妻,
相助
还债,
百日
满足。
奴今
怀孕
一月,
若生
得
女儿,
留在
天宫﹔
若生
得
男儿,
送来
还
你。
你
后
当大贵,
不可
泄漏天机。」
道
罢,
足生
祥云,
冉冉
而
起。
董永欲
留无计,
仰天
大哭:
「指望
夫妻
偕老,
谁知
半路
分离!」
哭
罢,
一迳
回到
坟前,
又
哭
一场,
结一
草庐,
看守
坟茔,
不在话下。
却说
傅
长者
在家
无
甚事,
打开
仙女
所织
之
纻
丝
看时,
上面
皆
是
龙文
凤样,
光彩
映
日月。
长者
大惊,
不敢
隐藏,
将
此事
申呈本
府。
府尹
问知,
有
如此
孝感
之
事,
具衣奏
上
朝廷。
汉天子
览
表,
龙颜大悦,
曰:
「朕
即位
已来,
累有
孝行
之
人,
未尝
有
如此
大孝之人。」
遂命
近臣
修
诏书
一道,
宣董永入
朝面
君。
即日,
天使
到
润州,
府尹
著人
请
董永到
府
叙礼。
董永大惊,
拜道:
「董永是
一介
小人,
有
何德能,
敢劳
大人
如此
敬重!」
府尹
道:
「不必
谦辞!
阁下
乃大孝之人,
天子
有表
在
此。」
只见
天使
取出
表来
开读,
董永与
府尹
跪
听。
其表云:
奉天承运
皇帝
诏
曰:
为臣者
忠,
为子者
孝,
此人
道
之大敦,
立身
之大要
也。
故忠者
为
邦国
之
权衡,
而孝者
乃
齐家
之珍器
也。
今据
润州
府
奏鸣
董永之
孝感,
盖起
自棘
篱
之间,
而知
《孝经》
大意。
则
数居
颠沛
之际,
犹存
佣
乐之心,
此非
我国
有
将
兴
之
机乎?
而
孝子
起于
郊野
者
矣!
诏书
到
日,
著
董永
即使
觐阙,
量
才
擢用,
岂
不
有
感发
将来
者?
钦哉!
钦哉!
董永
听罢,
望
阙
谢恩
已毕,
请
天使
在
驿
中安下。
董永
回家
即
辞别
亲邻,
到
次日,
拜别
府尹,
一同
天使
起程。
正是:
皇恩
宣诏
往宸京,
跃马扬鞭
莫
暂停。
一色
杏花
红
十里,
春风得意
马蹄
轻。
董永同
天使
不
只
一日
到京,
近臣
引见
汉天子。
天子
大喜,
封
为
兵部
尚书,
莅任
为官。
不在话下。
却说
傅
长者
因
进贡
异样
纻
丝,
朝廷
亦
封为
佥
判之职。
长者
有
一
女儿,
名唤
做赛
金
娘子,
生
得
十分
容貌,
未曾
招亲。
当日
长者
与
院君
商议:
「何不
将赛
金招
董永为
婿,
却
不是
好?」
遂央
媒人
与
董永说
知
此事。
董永
闻知,
十分
欢喜,
乃言:
「前者
之恩,
未曾
补报。
今
又
招亲,
此恩
难忘。」
便令
媒人
拜
上傅
长者:
「小生
一听
尊命。」
乃
选吉良时,
下财
纳礼,
成亲
已毕。
正是:
清风明月
两相宜,
女貌郎才
天下
奇。
在
天愿
为
比翼鸟,
入
地愿
为
连理枝。
不
说
董
尚书
夫妻
和睦。
且说
天宫
织女
自
与
董
永别
后,
不觉
十月
满足,
生下
一子,
已
得
一月,
取名
叫做
董仲舒,
遂
自送
下界
来,
与
董永
抚养。
却说
董
尚书
升厅,
只见
牌坊下
立著
一个
妇人。
董
尚书
交
人
喝问:
「那
妇人
是
何人?
敢
窥望
朝臣?」
只见
仙女
高声
叫
道:
「忘却
织绢
之恩,
到来
喝
我?」
董永听
得,
慌忙
下厅
看时,
却是
前妻,
吃
了
一惊,
相抱
而
哭,
便
道:
「今日
有
何缘,
得遇
贤妻
下降?
手中
抱者
何人?」
仙女
道:
「是
你
儿子,
今日
特
送还
你。」
董永
拜谢,
道:
「多感
贤妻
之恩,
不知
曾
取名
否?」
仙女
道:
「玉帝
已
取名
了,
唤
做仲舒。」
董永
大喜,
接
了
孩儿,
便
道:
「自别
之后,
又
早
一年
有余。
今日
相逢,
与
你
同享
荣华,
偕老
百年。」
仙女
笑
道:
「相公
差
了。
夫妻
自有
天数,
不可
久留。」
说
罢,
云生
脚下,
再冉
而
起。
董
尚书
仰天
大哭。
只见
傅氏
夫人
听得,
出未
看时,
便
问:
「相公
如何
烦恼?
手中
抱者
何人?」
董永把
上
项事
说
了
一遍。
夫人
大喜,
乃命
奶子
抚养。
光阴
撚
指,
正是:
鸟
乱飞,
兔
不
歇,
朝来
暮
往
何时
彻?
女娲
会炼
补天石,
岂会
熬
胶
黏
日月?
倏尔
已经
十余年,
董仲舒
年
登一
十二岁。
父母
教他
上学
读书,
九
经书
史,
无所不通。
一日,
正在
书院
中
读书,
只见
同学
小
儿戏
骂仲舒道:
「无
娘子!」
仲舒
被
骂,
不敢
回言,
迳
回来,
看著
董
尚书,
一把
扯
往,
大哭
起来:
「不知
因何,
别人
皆
骂
我
做
『无
娘子』?
今且
定要
见个
明白!
定要
见
我
亲娘!」
董
尚书
乃言:
「你娘
是
天宫
仙女,
如何
得
见?」
仲舒
听罢,
放声大哭,
道:
「若
见得
母亲,
便
死也瞑目。
若
说
见
不得,
就
撞死
在
此。」
董
尚书
道:
「孩儿
尽可
焦皂!
此去
长安
市
上,
有
一卖
卦
严君平
先生,
能则
过去
未来
之
事。
你
可
去
问
他。」
仲舒见
说,
便
将
了
十文
钱,
迳
来
问卦。
严君平
问道:
「小
官人
欲
占
何卦?」
仲舒备
言
欲
见
母亲
之
事:
「望
先生
指引
只个。」
先生
看卦
已
了,
乃言:
「你母
乃
天仙
织女,
如何
得
见?」
仲舒
听罢,
哭
拜
在
地:
「万望
先生
指引,
死生
不
忘。」
先生
道:
「难得
这
股
孝心。
我
与
你
说,
可
到
七月
七日,
你
母亲
同众
仙女
下降
太白山
中
采药,
那
第七位
穿
黄
的
便是。」
仲舒道:
「不知
此去
太白山,
有
多少
路?」
先生
道:
「约
有
三千余里。」
仲舒道:
「我
到
彼,
娘
如何
肯认
我?」
先生
道:
「那
穿
黄
的,
你
一把
扯住,
拜
哭
起来,
他
便
认
你。
若
问
何人
教
你
来,
切不可
说
是
我!」
仲舒取
钱
拜谢
先生
而
去,
迳
回府
中,
见
父母,
备言:
「严先生
教
我
往
太白山
中见母,
今日
拜别
便行。」
董
尚书
道:
「此去
太白山
二千余
里,
虎狼
极
多,
孩儿
年幼,
如何
去
得?」
仲舒道:
「便
死
无恨,
去
心难
留!」
董
尚书
见
他
拼命
要
去,
只得
教
老王
付与
盘缠:
「伏事
孩儿
去。」
当日
拜别
登程,
在
路
饥飡渴饮,
夜住晓行,
不
只
一日,
来到
一座
山下,
问人时,
正是
太白山。
行过
一
重山,
只见
野鹿
含花,
山猿献果﹔
又
一
重山,
只见
鲜花
翠草
乱纷纷,
瀑布
飞流,
此时
正是
七月
七日,
忽见
一群
仙女
下来
洗
药瓶,
仲舒便
教
老王
躲过
了,
慌
走上
前,
看著
第七位
穿
黄
的
纳头
便
拜,
扯住
了
只
叫:
「母亲,
丢得
孩儿
好苦!」
仙女
问道:
「你
是
何家
孩儿?
甚人
叫
你
来?」
仲舒道:
「阸
儿
便是
董仲舒,
爹爹
教
我
来
拜见
母亲。」
仙女
道:
「孩儿
快回去!
此处
豺狼
伤人,
不可
久居!」
仲舒道:
「孩儿
千山万水
到
此,
如何
倾
打发
我
回去?」
仙女
道:
「显然
母子之情
难舍,
犹恐
天上
得知,
见罪
非轻。
你
可
回去,
拜上
父亲,
善养
天年。
此必
是
严君平
老子
饶舌
教
你
来。
你
可
将
此金瓶
寄
与
严先生,
谢
他
卦
灵。
又
与
你
一个
银瓶,
腋内
有
米
数合,
你
将
回去,
每日
只
吃
一粒,
切不可
吃
多!」
说
罢,
云生
脚下,
众
仙女
一齐
冉冉
而
起。
仲舒欲要
拖住,
又
去
远
了,
只得
仰天
大哭。
老
王听得
走来,
劝
了,
挑
了
行李
急
回去。
不
只
一日,
己
达
长安,
拜见
父母,
具说
见
母之事:
「多多
拜上
父亲。
寄此
金瓶
与
严先生。
此一
银瓶,
与
孩儿
戏耍。」
董
尚书
大喜,
便
道:
「既
是
你
母
寄
与
严先生
的
金瓶,
不可
有违,
快
寄
将
去!」
仲舒
即时
将
了
金瓶,
迳
往
严先生
家里
来。
先生
正在
门前
坐,
仲舒拜
罢,
递上
金瓶
与
先生,
道:
「母亲
多
多谢
上
先生,
无物
相酬,
特将
此金瓶
相谢。」
先生
接得
看时,
光彩
射目,
口中
不道,
心下
思量:
「此物
乃
世上
大宝,
人
所
罕见,
乃
天宫
金
净瓶。」
翻来覆去
看。
把手
去
开
这
瓶盖
时,
吃
了
一惊。
只见
从
瓶口
内飞出
一
星火
来,
将
上
元
甲子
并知
过去
未来
之
书,
尽数
烧
了。
这
先生
手忙脚乱,
急救
火时,
被
烟
一冲,
不想
将
双目
皆
冲
瞎
了。
至今
流传
瞎子
背记
蠢子
之书,
自此
始。
仲舒惊
得
目睁口呆,
急奔
回家,
将
银瓶
内米
倾出
看时,
约
有七合,
呵呵大笑:
「母亲
教
我
一日
吃
一粒,
如何
得
饱?
不如
将
此米
一顿
煮
来
吃
了。」
不想
吃饭
之后,
一日,
二日,
三日,
身已
长大
魁肥,
饭食
不吃
亦
不
饥,
没
半月
光景,
身长
一丈,
腰大十阔,
自亦
心中
惊异,
夜
不
安枕,
没药
可
救。
父母
见
了
大惊。
不期
其父
董永一者
受惊,
二者
年老多病,
一疾
乌乎。
这仲舒见
父
已故,
哀痛
之
甚,
备衣
衾
棺椁,
送柩
同乡。
安葬
已
了,
守孝
三年,
不思
饮食。
忽
一日,
对
人言道:
「前者
母亲
与
我
仙米,
我
却
不知,
一顿
吃
了,
不料
形体
变异。
今
玉帝差
火明
大将军
宣
我
上天,
封为
鹤
神之职。
每遇
壬辰
癸巳
上天,
辛亥
己酉
游归
东北方,
四十四
日后
还
天上
一
十六日
也。」
直至
于今,
万古
千年,
在
太岁
部下
为鹤神
也。
Story Summary
Mark as Read
Next Chapter
Chapter
1
Characters
简体
繁體
Narrate
Pinyin
Text Settings